【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2025年6月,据央视报道,中国海军“辽宁”号与“山东”号两艘航母编队完成了一场远海实战化对抗演练。这是中国海军首次组织双航母在第二岛链海域实施“互为条件、互为对手”的实兵对抗,标志着中国海军在航母协同作战与远洋实战能力建设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歼-15T从山东号航母上起飞 此次对抗演练历时26天,覆盖黄海、东海、南海及西太平洋海域,堪称中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深入实战背景的航母训练行动。辽宁舰自5月底穿越宫古海峡南下进入菲律宾海,并一度逼近帛琉海域,甚至越过第二岛链至南鸟岛方向,后在硫磺岛以南海域与山东舰形成东西对进的对抗态势。山东舰则从巴士海峡进入西太,实施多日远洋攻防演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练中,解放军不仅进行常规科目如舰载机昼夜起降、对海突击、对空防御等,还依托陆基预警体系补足航母固定翼预警机短板,实现了体系作战链条的完整覆盖。官媒在报道中明确提到“联动相关军兵种兵力”,意味着空警-500等陆基固定翼预警机和战略支援力量也参与其中,提前为“福建”舰服役后的空警-600运用进行预案演练。 ▲网友制作的两艘航母的动向图 从舰载机出动数据来看,辽宁舰单日最高起降达90架次,山东舰也有50架次左右。这一水平已逼近美军尼米兹级航母的日均作战出动标准,表明中国海军已经初步掌握滑跃甲板条件下的高强度出动技术,并能在舰载机数量、舰队协同上进行高效对抗。 此次双航母“左右手互搏”不仅是演练形式上的突破贝盈网,更具备极强的战略指向性。在西太平洋海域模拟对美海军的作战环境,既是为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设定作战预案,也是在熟悉包括关岛在内的美国海军关键部署区。以辽宁舰模拟自第二岛链方向援敌航母,山东舰则扮演突破敌封锁、夺取制空制海权的力量,实质上是在演练未来对抗美军航母打击群的整体战役流程。
▲演训中的画面 通过这种实兵对抗,解放军能够验证航母体系中的短板,例如舰载预警能力、远程指挥链协同效率以及海上补给与维修机制。同时也能通过传感器数据和演练反馈,优化导弹打击流程、舰载机波次组织和联合火力打击方案,为未来海上作战提供真实可行的战术经验。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军尽管在全球部署有11艘航母,但近年来其海上演训更多集中在反恐与近岸打击任务上,很少有以航母对抗航母的实兵推演。英国、印度虽也有双航母结构,但整体运用能力和演训规模远不能与解放军相提并论。
▲演训中的画面 此次对抗演练的战略背景尤为重要。在中东局势紧张、美军“尼米兹”号被紧急调离南海之际,美国在西太平洋仅剩“华盛顿”号航母支撑局面。而中国海军却在同一时段展开双航母远洋演训,形成鲜明对比。也正因如此,日本自卫队对中国航母动向高度关注,多次派舰跟踪监视,甚至将其活动轨迹公布于众。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此次双航母对抗正式宣告中国已具备“对等模拟假想敌”的能力。这意味着中国海军不再依赖外部力量作为假想敌演练,而是能在体系内形成自我挑战、自我检验机制。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在技战术层面意义重大,也在战略心理层面对对手构成震慑。
▲歼-15T与空警-600编队飞行 随着“福建”舰的海试推进及固定翼预警机的入列,未来中国海军将进一步构建出完整的航母打击体系,实现从岸基投送向远洋机动投送的跨越。这场双航母对抗演练不仅是一次作战能力的检验,更是一次体系认知和战略定力的验证。 可以预见,在中美博弈日益聚焦西太前沿的背景下,中国双航母编队的实战演练频率将不断增加。不久的将来,中国海军将在更广阔的海域展开更高水平的航母作战演练。西太平洋,不再是单极独霸的“美军后院”,而将成为中国海军锤炼体系能力、稳步推进战略纵深的主场。
创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